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非公经济 > 光彩事业

坚守助农初心 践行兴村使命 倾力服务乡村振兴

——吉林九台农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高兵

来源:

日期:2021-09-27 16:54:00

打印

字号:[]

分享:

  很荣幸能够在“万企帮万村”和“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建设九台,回报家乡。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探索实施了助力乡村发展的帮扶模式,即建立一套帮扶机制、搭建两个帮扶平台、激发三个关键要素、培育四类重点项目。

  一、建立一套内外链接的帮扶机制

  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工商联组织的支持指导下,我们主动对接有帮扶意愿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研究精准扶贫的模式和办法,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政府主导、村为主体、金融支持、项目带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政府+银行+企业+高校+村集体”的联动帮扶模式。

  二、搭建两个多方参与的帮扶平台

  主导成立50余家企业参与的吉林省金融商会扶贫联盟和九台商会农村产业扶贫联盟,支持联盟企业和7个贫困村集体组建7家实体公司,探索“企业+贫困村集体”的产业扶贫模式。贫困村成功脱贫后,目前我们正在筹划将原有的两个扶贫平台改组为服务乡村振兴联盟,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三、激发三个关键要素的内在活力

  一是在金融投入上谋创新。通过“林权抵押”等方式,支持庙香山—马鞍山—八台岭旅游经济产业带建设,投放贷款近3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推出“金融+政府+企业+贫困户”融资模式,发放各类帮扶贷款12亿元。目前正在以茂林村为试点开展整村授信,向全区推广后预估授信总额可达20亿元。此外,累计向帮扶村捐赠2900余万元。

  二是在土地改革上想办法。在茂林、庙岭等村,帮助流转土地563公顷,通过引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农科院等,提升农村土地的增值空间。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民闲置宅基地、林地等权益改革,盘活乡村沉睡资产,探索打造“土地银行”“花卉银行”“粮食银行”等创新金融模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是在培育乡村人才上出实招。在长春金融高专设立“金融励志班”,为4批115名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费职业教育并安置就业。在吉林农大设立“村官”订单班,招收22名学员定向培养,累计向帮扶村委派51名驻村干部。与长春金融高专合建“乡村振兴学院”,联合吉林财大共建“普惠金融学院”,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

  四、支持四类重点兴村富民项目

  一是培育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利用茂林、庙岭、永丰等村的生态优势,联络吉林省农科院,引进良种和技术,规模种植黏甜玉米、高蛋白大豆等特色品种,帮助开发特色种植、鲜榨豆油、米业分装等特色产业项目。近期,我们正在与德翔牧业、吉林云天化等龙头企业对接洽谈,进一步推进土地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合,发展富民项目。

  二是引进驻村生产加工项目。将东北袜业园引入茂林和永丰,建设两个缝制分厂,实现了当地村民离土不离乡式就业,村民最高工资可达每月3700元。

  三是助力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在我行支持下,永丰村完成了乡村游和乡村记忆博物馆等文旅项目,垂钓、游船、餐饮等旅游项目发展势头良好。

  四是扶助农业产业化项目。从产业链、供应链中选择核心企业给予重点支持,累投资金200多亿元,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小微商企100余家。投放贷款近8.6亿元,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聚焦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着力点,全力投入到“万企兴万村”吉林行动中来,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