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统战人物

【党外代表委员履职“好声音”】李和跃:建立省级耕地保护补偿制度

来源:

日期:2023-03-27 16:33:00

打印

字号:[]

分享:

  “五年来,松辽流域西辽河生态复苏取得重大进展,西辽河干流连续三年实现有水目标,2022年干流过水长度92公里。松花江佳木斯段建成国家级示范河段,吉林实施万里绿水长廊建设,辽宁创建辽河口国家公园,流域省(自治区)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谈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五年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李和跃深有感触。

  五年来,我国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就,水利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有力的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五年来加强耕地保护,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完善水利设施,新建高标准农田4.56亿亩。长期关注耕地保护的李和跃见证了东北黑土地治理保护的成效。“近年来,松辽流域组织完成东北黑土区108.75万平方千米侵蚀沟专项调查,支撑新形势下黑土地保护‘刚性’需求,持续开展88.77万平方千米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松辽流域水土流失实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为提升粮食产能、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提供了有力支撑。”

  保护耕地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李和跃建议,推进大水网建设和新增耕地开垦,建立省级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对超额完成保护目标的地区给予奖励,对没有完成保护目标的地区给予处罚。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旨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如何推动流域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松辽委通过搭建跨区域协作平台,推动建立完善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流域管理机构与省(自治区)河湖长办协作机制,进一步凝聚流域河湖保护治理合力。”李和跃介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持续解决河湖突出问题,才能让越来越多的河湖变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李和跃表示,全国两会后将继续发挥水利行业的专业优势,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水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