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顾问刘慧涛
来源:
日期:2021-12-01 15:58:00
分享:
来源:
日期:2021-12-01 15:58:00
分享:
人物介绍
刘慧涛/LiuHuitao
现任吉林省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耕作学会常务理事、省农科院知联会会长。吉林省第七批拔尖创新人才二层次人选、吉林省第十四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批“草原英才”、吉林省省级领军人才。“十一五”以来,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28项,获得各级奖励及鉴定成果25项,其中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成果9项、鉴定成果16项;获得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6件;编制并颁布实施的行业、地方标准10部;参加编写学术著作4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6篇。
创建“水土联合调控”技术,为半干旱区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松嫩平原西部地区风蚀、干旱、土壤瘠薄的问题,联合省内外相关单位组织技术攻关,建立了风沙瘠薄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创建了与松嫩平原风沙瘠薄农田坐水播种相适应的留茬覆盖、深松蓄水、化控抗旱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明确了风沙土土壤-玉米植株系统水分传导机制,建立了风沙瘠薄农田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创建了降解地膜覆盖保墒、高产土壤培育、高产群体构建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风沙瘠薄农田保土保墒增肥技术的创新。建立了松嫩平原风沙瘠薄农田水土调控技术模式。本成果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农安县等地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1402万亩,增产玉米109.15万吨,增收20.7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开展半干旱区玉米节水高产高效技术研究,创建了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玉米滴灌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为制定水肥高效管理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该技术在吉林省白城、松原、农安、双辽;内蒙古保康、开鲁等地推广应用,累计示范推广1100万亩,增产玉米145.8万吨,经济效益增加29.16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该项技术2015-2021年连续7年被列入吉林省农业主推技术。
研制玉米专用可降解覆盖材料,为旱作节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带领团队开展玉米可降解地膜的研究工作,确定了玉米可降解地膜降解母料配方、玉米可降解地膜生产工艺,制定了相关企业标准。玉米专用可降解地膜覆盖当年地表部分降解率50%左右,埋土部分3-5年可完全降解,初步解决了地膜“白色”污染问题,满足了玉米旱作节水生产的需要。研发的玉米专用降解地膜已成为半干旱区应用面积最大的玉米可降解覆盖材料,累计推广了1000多吨。
情系三农,投身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助力
28年来一直战斗在西部半干旱区农业生产第一线,始终坚持农业科研工作服务于“三农”的情怀,针对区域农业资源禀赋、生产现状,全身心地、脚踏实地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工作,以满足西部半干旱区农业生产的技术需求。
开展半干旱区增碳改土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提出的“秸秆还田土壤培肥—降解地膜覆盖—精密播种—化控防倒—水肥一体调控—病虫草害综合防控—适时晚收”技术模式,既实现了半干旱区秸秆肥料化利用,减少了肥料用量,又突破了水分不足对玉米高产的限制,为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持续高产、稳产、高效提供了技术支持。
带领团队每年组织技术培训班、技术示范现场会10余次,2005年以来,累计培训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新型经营主体人员、种粮大户10000人(次)。开发的“半干旱区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已经成为团队的精品课程,多次在省内外培训班宣讲,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友情链接